
2019-07-16
(上圖:S&P500指數日線圖;圖片來源:XQ全球贏家)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上周在國會的半年報中表示「海外經濟活動的疲弱加上國際貿易的緊張,壓制了美國經濟的成長,聯準會可能會在本月已降息應對。」如此明確的暗示,美股就像是考試時可以open book那般興奮,一無反顧地朝歷史新高奔去。
以技術面觀察,周末S&P500指數以長紅k之姿,一股作氣站上3000點整數大關。在技術面上,毫無疑問是多頭趨勢沒有錯。這一波上漲自6月初的V型反轉後,月中走勢開始變得坎坷,指數陷入震盪整理,但進入7月後再次突破前高,也讓美股形成了N字型的多方強勢突破型態。
美國6月份的就業數據並不差,但聯準會卻仍打算降息,原因究竟為何? RIA 的首席經濟學家Lance Roberts認為,其實美國的就業市場,並不像公布的數據那樣來得光鮮亮麗。雖然每個月的新增就業人數看起來頗為亮眼,但根據統計,目前2019年的就業增長率為1.5%,其實已經比任何經濟衰退期之前的數據都還要低。
聯準會的任務是穩定就業市場以及物價,在就業市場方面,不足4%的失業率其實對聯準會來說,早就是已完成的任務。因此現在聯準會真正關注的是在物價的通膨方面,過去就業數據中的失業率下降會帶動通膨上升,這是經濟學中的菲利普曲線。
然而,這條被奉為神諭的理論,在這一輪美國經濟成長的過程中破功了。鮑威爾在向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發表證詞時表示「失業和通膨之間的關係已經崩潰。」這意味著,在低失業率的環境下,決定聯準會升降息的因素,只剩通膨水準是否能達標,一但通膨出現上行的壓力,聯準會才有可能重啟升息。
在現行的經濟環境,原油是推動整個經濟體運行的最主要成本。因此當油價上漲,物價理所當然會跟著反應上漲;反之若油價下滑,則物價也會跟著下降。以2019年下半年來說,可以紐約輕油65美元作為分水嶺,一但油價持續上揚突破65美元,聯準會將再度面臨通膨的上行壓力,屆時市場所沉醉的資金行情將再度被聯準會給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