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5-29
中美雙方近期的糾紛,壞消息多過好消息,因此棄股避險仍是近期投資人的共識。不但美股自身難保,台股受此影響自5/17跌破年線,到5/29為止,已經8天了。投資人的心情也確實不好受,但到底台股會站回年線(240日均線)亦或從此下跌一蹶不振?
此波台股下跌關鍵,來自外資持續性的賣超,從5/6外資開始賣超起算,約賣出台股1465億元左右,不只讓台股下跌約784點(跌幅約7%),更導致台幣從5/6的30.925一路貶值,到5/23貶到最低31.547。台股的扛霸子台積電,更成為外資提款機,連續17天的賣超,打得台積電抬不起頭來,包含鴻海與大立光都無法倖免於難。
整理未來中美貿易戰的劇本:若美中於6 月上旬成功會晤,並達成真正富有成效的共識(此舉可能性不高)。或是美中於6 月上旬還未能收斂歧見,但G 20 會議期間修復關係,股市有機會反彈。但以台股目前11000點的頭部反壓來看,反彈空間有限,即使反彈至此,也怕面臨賣壓。若遲至 G 20 都沒有進展,甚至川普更瘋人瘋語,就怕又給股市帶來震撼彈。這時候下檔支撐區9600-9800的支撐力道將面臨考驗!
台股跌破年線已經讓投資人產生心理上與口袋上的創傷,保守操作肯定是未來市場的主軸。觀察近期資金流向,很明顯地流出電子,流向低基期的傳產股。中美貿易戰導致台商回流,未來搶地勢在必行,悶了多年的營建股,是否有機會發威?尤其是在北高持續推出商辦的建商,更值得關注。低基期且營運穩健的內需股,尤其是食品股,第二季本就是食品股旺季,在電子股受災的替代效應下,也開始吸引資金的青睞。
除了轉進低基期有基本面的傳產股,也別忘了透過美債、日圓、VIX ETF,或黃金增加部位避險。畢竟投資操作不光只是衝刺,適度的煞車與休息,才是持續讓自己成為投資贏家的聰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