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買蘋果股票不可的理由 | 謝晨彥 - 輕鬆投資學院
非買蘋果股票不可的理由 
2019-05-06

非買蘋果股票不可的理由

謝晨彥


自從賈伯斯走了之後,大家都擔心蘋果的創新精神不見了,無法再有更多令人驚豔的科技創新產品問世。

自從賈伯斯走了之後,大家都擔心蘋果的創新精神不見了,無法再有更多令人驚豔的科技創新產品問世。

過去,巴菲特從不碰科技股,但是波克夏旗下基金經理人2016 年初買進約 1 千萬股的蘋果,2016 年 11 月後,巴菲特及合夥人蒙格親自決定大幅加碼上億股的蘋果。這樣的改變來自什麼樣的契機?巴菲特接受 CNBC 訪問時說「蘋果產品的『黏性』讓我印象深刻。」根據統計,蘋果裝置上的活躍用戶已經超過 10 億戶,而全球使用蘋果提供的軟服務已近 1 億人,這些用戶都是蘋果未來進入物聯網、自動駕駛的資產。

根據國票投顧的資料,蘋果公布2019年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實際營收580億美元、毛利率37.6%,與市場預估數574.88億美元、毛利率37.3%相符,主因為蘋果iPhone降價策略奏效,其中,iPhone營收310.5億美元(佔營收比重53.5%)、較去年同期375.6億美元年減17.3%,較去年同期營收占比61.4%顯著降低,iPad營收48.7億美元(佔營收比重8.4%)、較去年同期40.1億美元年成長21.6%,Mac營收55.1億美元(佔營收比重9.5%)、較去年同期57.8億美元年減4.6%,各產品線中成長最顯著者為可穿戴裝置、智慧家居及其他產品,包括Apple watch、Airpods及Beats耳機等產品,該項營收51.3億美元(佔營收8.8%)、較去年同期39.4億美元年成長30%。
 
(圖:蘋果股價日線圖;來源:XQ全球贏家)
2018年蘋果稅後EPS11.97元,2019年1月初股價跌到142元,本益比不到12倍,目前本益比酸然已經來到17倍左右,但以ROE約16%的企業來看,未來只要蘋果的稅後淨利能夠維持在16%左右的成長率,對於投資人來講,低於200元的蘋果,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

蘋果從純硬體公司,逐漸轉型為軟實力的公司。服務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包括Apple  music、Apple  pay等服務營收達到114.5億美元(佔營收19.7%)、較去年同期98.5億美元年成長16.2%,蘋果平台付費訂閱用戶累計達3.9億人,並隨著夏季推出Apple  Card信用卡服務,秋季推出Apple Arcade(遊戲訂閱)、Apple TV+(串流媒體訂閱),2020年訂閱用戶目標超過5億人。或許這就是為何連巴菲特對蘋果都愛不釋手的理由了!


 

分享到:
輕鬆賺 Line

+LINE即時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