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走勢分析:
大盤動態
震盪收黑:
早盤漲逾百點至23,485.56點,但電子股分歧+傳產金融疲弱,指數拉回平盤震盪。
終場收23,364.38點,小跌9.35點(-0.04%),成交量縮至2,919億元。
週K線仍維持「連五紅」,但本週微跌0.08%(-18.75點)。
國際市場背景:
美股:Alphabet財報佳+加碼AI資本支出,激勵那斯達克、標普500創歷史新高。
亞股:
日經225跌0.88%(獲利了結賣壓,汽車股重挫)。
韓股漲0.18%(市場預期韓美貿易協議進展)。
類股表現
電子股分歧
上漲:智邦(+2%)、華碩(+1%)、研華、台光電、鴻海、緯穎。
下跌:世芯-KY、大立光、日月光投控(跌1-2%)、奇鋐、聯詠、緯創、台達電、廣達。
平盤:台積電、聯發科。
弱勢族群:資訊服務、光電類股連袂走跌。
傳產股亮點
造紙股大漲2.17%:榮成漲停,華紙、正隆、永豐餘、寶隆漲1-3%。
鋼鐵股強勢:
大成鋼受惠美國鋼鋁關稅調升,飆漲逾4%。
中鴻、豐達科漲近4%/3%,東鋼、美亞等跟漲。
其他上漲族群:玻璃陶瓷、塑膠、生技醫療、航運。
弱勢族群:油電燃氣、橡膠、化工、運動休閒、金融保險。
資金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05.47億元:
外資及陸資:買超73.61億元(連續買超支撐盤勢)。
投信:買超20.98億元。
自營商:買超10.87億元。
關鍵解讀
高檔整理格局:台股創高後遇獲利了結賣壓,但外資持續買超+週線連五紅,中多趨勢未變。
資金輪動鮮明:電子股漲多修正之際,資金轉向低基期傳產(造紙、鋼鐵)。
關注焦點:
美科技股財報效應(如Alphabet帶動AI族群)。
台美關稅談判進展(牽動出口導向類股)。
下周觀察重點:外資買超能否延續、電子權值股是否止穩,及傳產補漲行情強度。
日本談判成果
日本政府透過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並開放市場,成功將美國關稅從25%降至15%。川普表示其他國家也可比照辦理,以投資換取關稅減免。
台灣談判前景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分析台灣的談判優勢:
台積電已宣布在美投資1650億美元,這是重要談判籌碼
考慮到台灣經濟規模約為日本五分之一,相對負擔較輕
預估台灣最終關稅稅率將落在15%至20%之間
談判策略準備
台灣政府已在多方面準備談判條件,包括:
能源合作
產業合作
進口開放
消除貿易與非貿易障礙
產業調查結果
中經院2025年上半年調查顯示:
製造業預估全年營業收入年減1.55%
資本支出年增率5.35%(較2024年13.15%大幅下降)
匯率波動成為最受關注議題(73.9%)
川普貿易政策排名第二(73.0%)
這顯示台美貿易談判的結果,將對台灣製造業和整體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台灣正積極準備各種談判籌碼,希望能獲得相對有利的關稅待遇。
(本文僅作教學分析並非操作依據,投資有風險操作宜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