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走勢分析:
美國總統川普的新關稅陸續「開獎」,週四宣布加拿大重課35%!同時川普在受訪時提到,計劃對大多數貿易夥伴課徵15%或20%的全面關稅。美股指數週四(10日)收紅,標普、那指收盤再創新高。台股周五(11)日開盤下滑90.44點、以22,602.81點開出,後持續在平盤上下震盪;終場指數收在平盤之上,小漲57.78點、以22,751.03點作收,漲幅0.25%,成交量3,271.26億元。
根據《NBC NEWS》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布,他計畫對大多數貿易夥伴徵收15%或20%全面性關稅,並且駁斥了關稅將衝擊股市、推高通膨的擔憂。
此前,川普已宣布將對加拿大課徵關稅35%,截至目前,川普公布23國的關稅稅率,大約落在20%至50%之間。除非有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否則這些國家將從8月1日起面臨高額對等關稅。其中巴西是所有國家中稅率最高的,從原本的10%增至50%。
市場多空因素分析
利多支撐
輝達帶動AI族群:輝達股價創新高,反映全球AI需求強勁,有利台股AI供應鏈(如晶圓代工、伺服器、IC設計)。
Fed降息預期:年底前可能降息,緩解資金壓力,提振風險資產。
技術面轉強:台股站上所有均線,短期指標黃金交叉,顯示多頭格局延續。
風險與干擾
關稅不確定性:美國第二波關稅清單雖未納入台灣,但半導體晶片關稅政策待發布,恐衝擊科技股情緒。
匯率侵蝕獲利:
大立光Q2因匯損導致獲利大減,新台幣升值將持續影響出口導向企業(如電子代工、零組件)。
外資避險空單:外資期指空單仍高(5.6萬口),顯示避險情緒濃厚,可能壓抑大盤上行動能。
操作策略與建議
持倉結構調整重點
增持流動性佳的大型權值股:抗波動性強,外資回流時優先受惠(如台積電、聯發科)。
避開高匯損風險股:Q2財報公布期,慎選美元負債低、海外生產比重高的企業。
三大推薦族群
風險控管提醒
倉位管理:大盤高檔震盪,持股比例建議控制在7成以下,保留現金應對波動。
關稅政策追蹤:密切關注美國半導體關稅細則,若波及台灣廠商,需減倉相關供應鏈。
技術面觀察:若指數跌破月線(短期支撐),適度獲利了結。
關鍵數據監控表
1. 外資期指空單 5.6萬口
超過4萬口警示閾值,顯示外資對台股偏空
這個數字反映外資可能擔心高點風險,採取避險或放空策略。
2. 新台幣匯率升值趨勢
突破31.5兌美元的關鍵點位
對出口導向的台股企業獲利形成壓縮,特別是電子製造業。
3. 美國關稅清單
台灣雖未列名但半導體納入,這點很關鍵,可能影響台積電等權值股,進而拖累大盤表現。
4. Fed降息預期推遲
從年底推遲至2026年,這是重大變化
高利率環境延續,對全球風險資產都是負面因素
結論:
短期偏多但謹慎布局,優先配置AI、生技、內需等政策與趨勢受益股,避開匯損風險高的出口企業。若關稅利空落地或外資空單降至4萬口以下,可加碼半導體龍頭股。建議分批進場,嚴設停損點(如個股-8%)。
電子權值股方面,台積電(2330)終場平盤作收,成功守住1,100元。鴻海(2317)收161.5元平盤價;聯發科(2454)收在1,420元,漲20元;廣達(2382)收273元平盤;台達電(2308)漲0.5元,以483元作收;日月光投控(3711)收150元平盤價;大立光(3008)收在2,285元,漲95元。
台積電先前在法說會中釋出第二季財測,台積電預計,第二季營收以美元計,預估落在284億至292億元之間,有望季增13%,若以美金對新台幣1比32.5元匯率計算,毛利率預計落在57%至59%之間,營利率則預計落在47%至49%之間,另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台積電將於7月17日舉行法說會,由魏哲家和財務長黃仁昭主持,屆時將公布第二季營運成果,並說明第三季及下半年展望。
南亞科(2408)昨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布第二季財報,儘管因DDR4缺貨,銷售量季增七成,但DRAM平均售價仍季減4%~6%,加上新台幣急升導致匯損高達11.24億元,第二季稅後淨損攀高至41.09億元,換算每股稅後淨損達1.32 元,相較於今年首季的每股淨損0.63元倍增,讓市場大感意外。
第二季虧損擴大,一是因為台幣急升,影響本季淨損約新台幣11.24億元。此外,DDR4價格直到6月才起漲,4、5月價格甚至比第一季還低,致第二季平均售價仍呈季減,不過南亞科仍看好第三季價格將持續向上,對公司毛利率轉正有所挹注。
受到南亞科財報利空影響,DDR4概念股也受累,南亞科開盤後股價直直落,跌幅持續擴大至逾8%,華邦電和南茂跌幅也擴大至逾2%。
電子股方面:
權值電子股呈現短多格局,這有助於大盤向上挑戰前高,特別是AI、伺服器相關的散熱、機殼、PCB等供應鏈IC載板、電源供應、半導體測試介面也反映了晶片需求強勁,光通訊則搭上AI資料中心的基建需求。
本周資金聚焦在電子權值股與6月營收表現亮眼的族群,像是IC載板、半導體設備等。另外電線電纜受到川普課銅關稅影響開高走低,觀察是否能守住大量低點,才有機會續攻。
金融方面,富邦金(2881)收82.6元,漲0.3元;國泰金(2882)收在62.5元,跌0.2元;中信金(2891)跌0.25元,以43.85元作收;兆豐金(2886)漲0.2元,收在42.5元;華南金(2880)收在28.3元平盤;第一金(2892)漲0.15元,收29.8元;合庫金(5880)以25.6元作收,漲0.3元。
整體獲利方面,14家金控6月稅後盈餘合計638.35億元,年減13.25%,不過相較5月時虧損顯著改善,其中2家衝破百億元,為富邦金、中信金,2家逾50億元,8家逾20億元。累計稅後盈餘合計2192.44億元,年減35.02%,其中1家出現虧損,為新光金。累計EPS方面,1家賺超過3元,6家賺逾1元。
個股各項TOP 3排名,「單月獲利」為富邦金、中信金、國泰金;「單月MoM」10家正成長,為元大金、台新金、中信金,分別為780.89%、555.36%、427.90%。「累計獲利」為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累計YoY」4家正成長,為玉山金、華南金、永豐金,分別為31.75%、4.16%、3.88%。
國泰金6月業績表現相當亮眼,幾個重點觀察:
整體表現:
6月單月淨利71億元,累計457.5億元,EPS 2.88元的水準相當穩健
各子公司都創歷史新高,顯示業務多元化的優勢
國泰人壽亮點:
6月26.8億元淨利,累計187.9億元
經常性收益穩定,加上不動產評價利益挹注
初年度保費183億元、等價保費58億元,增長動能強勁
在金融市場波動中仍維持平穩操作,展現風控能力
投資角度分析:
穩定性:在市場波動中仍能維持獲利品質,反映經營韌性
成長性:保費收入強勁增長,為未來獲利奠定基礎
評價修復:金融股本益比普遍偏低,業績表現有助評價回升
金融保險:
強勢整理的態勢通常意味著有資金輪動的機會
金融股向來是台股重要支撐,一旦發動確實能成為助攻要角
陽明(2609)董事長蔡豐明指出,今年是挑戰的一年,川普對等關稅,台灣還沒有放榜,目前觀察,近1個月的貨量並沒有明顯減少,第三季是傳統的旺季,雖然有關稅、台幣升值因素受到影響,仍審慎樂觀。
陽明董事長蔡豐明的發言反映了幾個重要的海運業現況: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
對等關稅政策確實為全球貿易帶來不確定性
台灣部分「還沒放榜」,顯示業者仍在觀望具體政策細節
目前貨量尚未明顯減少,可能反映企業提前備貨或政策尚未完全落地
第三季展望:
傳統旺季效應vs關稅、台幣升值的負面因素
「審慎樂觀」的表態顯示對基本面仍有信心,但也承認挑戰存在
地緣政治持續影響:
紅海航線問題延續,海運聯盟仍需繞行
供給面緊縮對運價形成支撐
歐線、南美、澳洲線表現較佳,可能反映這些航線受地緣政治影響較小
投資角度來看:
海運股在供給緊縮、旺季需求的支撐下,短期仍有表現空間,但需密切關注川普關稅政策的具體實施時程和範圍。陽明作為台灣主要航商,這種謹慎但不悲觀的態度可能代表了整體產業的共識。
非金電:
持續弱勢可能反映資金集中在科技股的現象
傳統產業在當前環境下確實操作難度較高
(本文僅作教學分析並非操作依據,投資有風險操作宜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