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盤週報(07.05-07.11) | 陳榮華 - 輕鬆投資學院
本周大盤週報(07.05-07.11) 
2025-07-07

本周大盤週報(07.05-07.11)

陳榮華


Tags:百億操盤手,陳榮華,財經週報,大盤行情

台股走勢分析:
 

📈台股走勢分析:

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美股週四(3日)提早收盤。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4.7萬人,超乎預期,市場對美國經濟重燃樂觀情緒,加上川普的《大而美法案》也獲國會通過,美股主要指數齊揚,標普500與那指再創新高。台股周五(4)日開盤小漲43.58點、以22,756.55點開出,然而盤中翻黑一路下探;終場指數下跌165.47點、收在22,547.5點,跌幅0.73%,成交量3,218.82億元。

台股周五的表現確實與美股形成對比:
開盤時還有小幅上漲43.58點,但盤中轉為下跌,最終收跌165.47點至22,547.5點,跌幅0.73%,成交量達到3,218.82億元。

這種走勢可能反映了幾個因素:投資人對台股的獲利了結操作、對美國政策變化對台灣科技業可能影響的擔憂,或是單純的技術性調整。雖然美股因就業數據和政策消息而上漲,但台股投資人可能更關注這些變化對台灣出口導向經濟的長期影響及川普即將公布關稅的謹慎小心。

後市展望:
幾個重點很值得關注:
新台幣升值雖有匯損壓力,但國際資金流入是利多
台股與美股表現落差明顯,有補漲空間。

 
💡下周7/9的關稅大限將是重要觀察點
電子權值股方面,台積電(2330)終場小跌5元、以1,085元作收。鴻海(2317)收161元,跌3元;聯發科(2454)收在1,290元,漲20元;廣達(2382)收278元,小跌2元;台達電(2308)小跌2元,以457元作收;日月光投控(3711)收147元,漲3元;大立光(3008)收在2,255元,跌60元。

今天雖然台股整體下跌,但確實有一些亮點族群表現突出。
矽光子概念股表現強勢:
環宇-KY(4991)受惠亞馬遜訂單倍增直接漲停
華星光(4979)大漲超過半根,IET-KY(4971)、旺矽(6223)、光環(3234)等都逆勢抗跌
這顯示市場對AI相關的光通訊需求仍然看好
ABF載板三雄持續受惠:
欣興(3037)、南電(8046)帶量收紅
景碩(3189)雖然開高但後續賣壓較重,最終收平盤
反映AI晶片封裝需求持續熱絡
里昂證券對PCB/CCL產業釋出相當正面的看法,主要基於AI驅動的結構性成長:
產業趨勢分析:
AI浪潮帶動ASIC伺服器規格升級,成為PCB與CCL需求的關鍵驅動力
高效能運算對高速傳輸與散熱要求提升,推動相關元件規格升級
中階CCL產品未來幾季可能有漲價空間,反映供需持續吃緊

 
📌個股投資偏好排序與目標價調升:
金像電 - 目標價355→400元(強力看好)
台光電 - 目標價935→1,055元(強力看好)
台燿 - 目標價245→268元(優於大盤)
聯茂 - 目標價62→84元(持有)
金像電亮點:
2025年Q3起持續擴充海外產能
在AWS Trainium2平台市占率有望從30%提升至50%
承接800G交換器新案,拓展高階應用
未來可能成為Google TPU與Meta MTIA v3等ASIC專案供應商
雖面臨新台幣升值壓力,但AWS Trainium2的定價條件可望抵銷匯率衝擊
這個分析顯示AI基礎建設的需求確實在加速,特別是對高階PCB和CCL的需求。金像電被看好主要因為在ASIC伺服器領域的布局較深,而且客戶涵蓋主要雲端大廠。
金融方面,富邦金(2881)收81元,跌2元;國泰金(2882)收在61.5元,跌1.2元;中信金(2891)上揚0.1元,以44.5元作收;兆豐金(2886)跌0.45元,收在41.25元;華南金(2880)收在27.95元,上漲0.15元;第一金(2892)漲0.25元,收在29.55元;合庫金(5880)以24.95元作收,跌0.05元。

投信連5賣,週五(4日)賣超43.78億元,而同列00915、00918與00930刪除股的兆豐金,則淪為最大苦主,不僅遭投信連7賣,今賣超更一口氣爆出約10萬張大量,終場股價下跌1.08%,收41.25元,成交量爆出13.47萬張大量。

兆豐金今天的大跌確實有其特殊原因,主要是技術性賣壓而非基本面惡化:
今日賣壓主因:
現增套利賣壓 - 兆豐銀6月以36.7元私募現增38.8萬張,與目前40元以上股價有超過3元套利空間
外資下修EPS預估 - 國際法人機構調降全年獲利預期
技術面分析:
帶量跌破月線,但39.65元以下買盤支撐強勁
38.8萬張增資股經消化後,賣壓可望減輕
建議39元附近可分批承接
基本面展望:
正面因素:
1.6元現金股利優於預期的1.5元
兆豐銀為主要外匯銀行,外匯手續費收入穩定
新台幣波動帶動換匯需求
壽險子公司海外債券部位較低,匯損衝擊有限
隱憂因素:
Q1 EPS僅0.54元,年減30%
台美利差收斂壓縮海外獲利空間
投資收益不如預期
投資建議:
短線:觀望為主,等待現增賣壓消化
長線存股族:可趁回檔分批進場,但需關注後續獲利表現
貨櫃航運市場確實面臨嚴峻挑戰,這次運價暴跌的幅度相當驚人。
運價暴跌情況:
美西線運價跌破2000美元/40呎櫃,月跌67%
6月的漲價只維持兩天就回跌,顯示市場需求非常疲弱
第三季傳統旺季「確定不旺」
三重夾擊因素:
美國關稅政策干擾 - 貿易不確定性影響出貨需求
運力過剩 - 船舶供給過多
需求疲弱 - 全球貿易動能不足

 
⛴️貨櫃三雄股價表現:
萬海(2615)跌1.94%最弱勢
長榮(2603)跌0.74%
陽明(2609)小跌0.41%

後續關注重點:
船公司是否啟動控艙減班策略來穩定運價
7-8月營收可能反映運價重挫影響
歐洲線雖略有回穩,但難以彌補美線的營收缺口
法人建議保守以對很有道理,因為如果船公司不採取積極的供給管理措施,運價可能持續承壓。這也反映了全球貿易環境的複雜性,特別是在地緣政治和貿易政策不確定的情況下。

(本文僅作教學分析並非操作依據,投資有風險操作宜小心)

分享到:
輕鬆賺 Line

+LINE即時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