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走勢分析:
美中貿易摩擦持續惡化,白宮週四公布的備忘錄顯示,川普政府對中國的關稅徵收已達至少145%,包括125%的對等關稅,以及今年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20%關稅。與此同時,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透露,美國正認真考慮來自15個國家的關稅協議提案,並已接近與部分國家達成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哈塞特坦承週三美債市場的暴跌使川普總統「更加緊迫」地做出暫停對大多數國家徵收對等關稅90天的決定。此舉顯示市場波動對政策制定的直接影響力,也反映政策制定者對經濟風險的敏感度提高。
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下調人民幣中間價,暗示官方可能有意允許人民幣逐步貶值。投資人正密切關注中國是否會將貨幣貶值作為貿易戰的反制工具。美元兌離岸人民幣下跌0.49%至7.307元,但仍高於週二創下的歷史低點7.4288。
聯準會官員近期表達了對消費信心下滑可能抑制支出和投資的憂慮。他們認為關稅政策對經濟成長構成威脅,同時增加通膨上升風險,使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境地。芝加哥聯儲總裁古斯更明確指出,關稅如同一種停滯性通膨衝擊,為聯準會帶來挑戰,因為沒有通用的應對方案來處理這種複雜情況。
台股市場表現
台股周五表現可謂強勁,早盤開低震盪後便一路向上拉升,終場指數以19,528.77點作收,上漲528.74點,漲幅2.78%,成交量達5,141.08億元。大盤收盤成功站上以下關鍵位置:
5日均線(19,076點)
頸線位置(3月4日的19,291點)
更具技術意義的是,下週一5日均線將扣低來到4月7日的19,232點,為多頭提供更堅實的技術支撐。這些因素共同支持大盤在下週有持續向上彈升的空間。
依據技術分析,這波反彈可能在20,000點至21,000點區間遇到較大阻力。此區間匯集了兩個重要壓力區:
均線壓力區:10日均線(20,044點)至月線(21,097點)
缺口壓力區:4月7日形成的空方缺口(20,153點至21,235點)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月線壓力要一次突破實屬不易,除非有更多利多因素出現加持,如美國方面釋出更多善意等。持股部位仍高者應在該區域進行調整,分批減碼;短線操作者更須留意,若手中個股跌破5日均線,宜優先撤出觀望。
法人動向與市場展望
今日三大法人中,外資買超305.2億,投信買超107.6億,自營商賣超86.3億,整體法人買超326.5億,顯示機構投資人對台股短期走勢轉趨樂觀。
未來一週,投資人應密切關注以下幾個關鍵面向:
1. 美國企業財報:市場預期2025年第一季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整體獲利將較去年增長6.7%。需特別關注川普關稅政策對企業業績的影響,以及企業是否因應負面衝擊而下調未來展望。
2. 總體經濟數據:預計美國零售銷售增速將放緩,而中國固定投資和零售銷售增速則顯示回溫跡象,可能對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正面影響。
3. 關稅談判進展:市場將密切關注川普與各國在關稅談判方面的進展,特別是歐盟、中國和加拿大對美國貿易政策的反應。全球貿易規則的重組將成為未來幾週的關鍵議題。
操作策略建議
台股周五開低走高,呈現價量齊揚強彈走勢,下週5日線扣低翻揚將助攻多頭,預計短線仍有向上彈升空間。大盤主要壓力區在20,000點至21,000點附近,屆時追高需多加謹慎,持股部位仍高者應適時調整分批減碼。整體系統風險及中短期空頭格局均未改變,波段操作仍應以保守應對為主。
雖然美國暫緩關稅為市場帶來短暫喘息,但整體不確定性仍高,建議投資人保持謹慎態度,耐心等待市場方向更加明確後再進行積極布局。
週五電子指數如預期順利向上跨越5日線反壓(1021點),收盤成功守住此關鍵點位,成交量也進一步放大,顯示買盤支撐力道增強。預計下週5日均線可望扣低翻揚,持續提供向上反彈動能。反彈空間大約落在10日均線(1076點)至月線(1136點)之間的壓力區。建議進場搶短者須留意,一旦個股遇壓跌破5日均線時,宜適時減碼、撤出觀望。
權值股表現方面:
台積電(2330)今日呈現開低走高走勢,尾盤急拉,收在889元,上漲26元。目前股價持續在4月7日形成的空方缺口區間(848~938元)內向上推進。下週台積電有機會持續反彈,甚至有望回補4月7日的缺口。關鍵推升力道來自於下週一起台積電的5日均線將開始扣低翻揚向上,提供額外的技術面助力。短線操作上,只要股價能守住5日均線(840元)不被跌破,就有機會持續向上彈升。波段則需等到站回年線(966元)之上才有機會由空翻多,否則僅能視為技術性反彈,適合短線操作者。
聯發科(2454)今日展現強勁反彈動能,漲85元,收在1,385元,帶量收出中長紅K棒。多頭一口氣收復了5日均線、半年線、年線,以及3月11日的頸線1320元位置。由於聯發科屬於少數均線長多架構仍在的電子指標股,下週有機會持續向上挑戰月線(1415元)至季線(1460元)之間的反壓區,並回補4月7日的空方缺口。下週守穩5日均線(1285元)則短線可望續強。
其他電子權值股方面,鴻海(2317)收134.5元,漲11元;廣達(2382)收215.5元,漲19.5元;
台達電(2308)上揚26.5元,以335元作收;日月光投控(3711)收134.5元,漲8元;大立光(3008)收在2,035元,漲55元。整體電子族群展現技術性反彈力道。
航運類股分析
航運指數今日展現開平走高、量價齊揚的強勢反彈走勢。市場傳出,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延後90天實施,已在短期內引發搶囤貨的拉貨潮,這對航運族群而言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提供了短期營運支撐。
從技術面觀察,航運指數今天一舉帶量站上5日均線(177.4點),且收盤成功守住此支撐。在此技術條件下,下週航運指數有望持續向上反彈,並挑戰年線(190.7點)至月線(197.4點)附近的壓力區。但除非後續能成功收復季線(198.5點)位置,否則仍屬於修正負乖離的技術性反彈為主。
貨櫃三雄表現強勢,紛紛漲停。航空類股同樣表現不俗,反映市場對航運業短期前景轉趨樂觀。
陽明海運(2609)公布3月營收為132.29億元,較上月減少9.97%,較去年同期減少14.91%。累計第一季總營收達455.16億元,年增3.92%。陽明指出,目前美國航線市場貨載出貨受到對等關稅政策影響,但具體影響程度與範圍仍取決於各國與美國的關稅協商結果。公司表示將依據關稅情況發展及市場狀況審慎應對。相較之下,亞洲近洋線及歐洲線的貨運需求則維持平穩。
除了關稅問題外,航運業面臨多重挑戰:
紅海航道不穩:美軍對胡塞武裝組織發動空襲,導致地緣局勢再次升溫,短期內紅海恢復正常通行仍無法判斷。航商為確保安全,持續繞行好望角航線。
歐洲港口擁塞:近期歐洲主要港口如安特衛普、鹿特丹、漢堡、熱內亞等受到罷工及惡劣天候影響,持續出現擁塞情況,對船期穩定及艙位供給均產生不利影響。
全球經濟放緩: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月份報告下調2025年和2026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並警告全球經濟碎片化加劇可能衝擊經濟成長並推升通膨。
(本文僅作教學分析並非操作依據,投資有風險操作宜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