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走勢分析:
台股周評與投資策略分析
本週台股表現疲弱,指數收出週線二連黑,全週下跌 477 點,今(7)日更以下跌 139.36 點作收於 22,576.07 點,跌幅 0.61%,創下本波段收盤新低點,技術面呈現顯著惡化。
全球經濟與政策環境
美國聯準會最新發布的「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轉趨疲弱,2 月整體呈現持平或輕微下滑趨勢,12 個地區中已有 2 區出現萎縮。報告中「關稅」一詞被頻繁提及達 49 次,凸顯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已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川普政府繼續推進精簡政府規模的方向,退伍軍人部宣布裁減 7 萬名員工,教育部可能面臨撤銷,馬斯克更建議將國營郵政與鐵路事業民營化。這些舉措反映出政府結構性改革的趨勢,儘管部分提案如凍結援外資金已被法官駁回。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並非單純的貿易保護主義,而是多層次的經濟外交手段,旨在促使外國企業赴美投資設廠,並確保美國對戰略資源的掌控。這解釋了為何川普政府特別關注台灣半導體產業,並持續敦促台積電(2330)擴大在美投資。
市場結構與產業表現
目前盤面結構出現明顯分化:
持續強勢族群:航運、鋼鐵今日呈現價量齊揚並續創新高的表現,顯示資金仍持續流入此類傳產類股。特別是大成鋼(2027)自今年初的 30.25 元一路攀升至 52.2 元,累計漲幅高達 72%,受惠於美國鋼鋁關稅政策,公司美國地區營收占比高達 90%,預計終端售價上漲幅度將大於成本增加,有助於毛利率擴張。
高檔整理族群:水泥、觀光等前期表現強勢的類股今日出現小幅壓回整理,顯示獲利了結賣壓開始浮現。
持續弱勢族群:電子、金融、生技醫療等主要指標產業持續走弱,反映市場結構性偏空格局。
在半導體產業方面,艾司摩爾(ASML)對未來五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保持樂觀,但警示荷蘭擴大出口管制將影響其中國市場。邁威爾(Marvell)新財年展望不如預期,股價盤後重挫 17%,顯示市場對半導體類股的表現預期趨於保守。
技術面分析與操作建議
今日起季線已開始扣高下壓,大盤與電子指數同步進入四線(日、週、月、季線)反壓的中短期空頭格局。下週隨著短天期均線持續下壓,多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三大法人今日賣超 380.1 億元(外資賣超 295 億元、投信買超 27 億元、自營商賣超 112.1 億元),賣壓依然沉重。
基於目前的技術形態與市場結構,操作策略建議如下:
嚴控風險:在台股未見強力止穩訊號並成功跨過 5 日均線(22703 點)前,建議多單部位壓低至 3 成以內,保守因應。
關注強勢族群:可適度配置航運、鋼鐵等表現強勢的傳產類股,如大成鋼(2027)等受惠於美國政策面的個股。
避開弱勢族群:暫時避開電子、金融、生技醫療等持續走弱的族群,以規避系統性風險。
設定停損點位:為既有持股設定合理的停損點位,以控制下檔風險。
關注政策變化:密切關注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實施情況,以及後續可能的談判與調整,這可能為市場帶來波動與操作機會。
整體而言,建議短期內採取較為保守的操作策略,減輕持股部位並嚴控風險,等待市場出現更為明確的技術反轉訊號。
今日台股電子權值股表現整體偏弱,除台積電(2330)收平盤外,其餘多數電子權值股均呈現下跌走勢。本報告將分析電子族群目前面臨的技術面挑戰,並特別聚焦於台積電的關鍵價位攻防及相關投資策略。
電子權值股表現與技術面分析
周五收盤電子權值股表現如下:
台積電(2330):收 1,005 元平盤,暫守千元關卡
鴻海(2317):收 172 元,跌 1.5 元
聯發科(2454):收 1,465 元,跌 30 元
廣達(2382):收 258 元,跌 2.5 元
台達電(2308):收 375 元,跌 8.5 元
日月光投控(3711):收 162.5 元,跌 3.5 元
大立光(3008):收 2,700 元,跌 45 元
從技術面觀察,台積電與電子指數皆已進入四線(日、週、月、季線)反壓的中短期空頭修正格局。隨著下週 5 日均線下壓至 1010 元以下,台積電將面臨更大的守關壓力,若未能有效扭轉頹勢,不排除失守千元大關並再度破底的可能性,這也將連帶影響整體電子類股表現。
台積電千元保衛戰的深層意義
台積電近期宣布擴大在美投資 1000 億美元,計劃建設 3 座晶圓廠、2 座封測廠及研發中心。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提出的見解格外值得關注:若台積電能在 3 月底前守住 1000 元價位,意味著市場基本接受其以總計超過 1650 億美元的美國投資換取「四年免死金牌」的戰略決策;反之,若股價跌破此關卡,則可能表明市場擔憂此龐大投資將長期拖累公司毛利率表現。
陸行之直言「台積電實在沒有說不的籌碼」,美國政府握有多種施壓手段,包括控制先進半導體設備及 EDA 工具的出口,限制美國客戶下單,甚至可能提高台灣半導體關稅稅率等。這些因素使台積電的美國投資決策帶有明顯的戰略考量色彩。
產業亮點:英業達與聯電的營運動能
在整體電子類股偏弱的環境中,仍有部分個股展現出較強的基本面表現:
英業達(2356):2 月合併營收達 516.71 億元,月增 12.72%,年增率高達 40.98%,創同期新高。受益於 AI 伺服器出貨暢旺及 GB200 伺服器進入出貨階段,今日股價逆勢大漲逾 5%,最高觸及 49.35 元。
聯電(2303):2 月營收 181.93 億元,年增 4.25%,創同期次高。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今年隨著半導體驅動量提升,營收有望成長,並與英特爾共同開發 12 奈米製程平台,以滿足客戶對 22 奈米以下製程需求。
投資策略建議
基於目前的技術面和基本面情況,建議採取以下投資策略:
台積電相關操作:在台積電未能成功站上 5 日均線(1010 元附近)前,建議持續保守應對,密切觀察千元關卡的支撐力度,這將是判斷市場對公司美國投資策略認可度的重要指標。
電子類股整體操作:電子族群目前處於技術面弱勢,建議減少整體持股比重,尤其是與台積電高度相關的半導體族群。
個股選擇策略:可關注具備基本面支撐且營運動能持續強勁的個股,如受惠於 AI 伺服器需求的英業達,但仍應設定合理停損以控制風險。
中長期布局考量:對於有意中長期布局的投資人,可密切關注台積電千元保衛戰的結果,若能成功守穩並重新站上技術壓力位,可考慮分批布局;同時應持續關注台積電美國投資進展及相關政策動向。
整體而言,短期電子類股操作仍宜維持保守策略,等待更明確的技術轉強訊號出現後再考慮加碼。
近期市場面臨較大的震盪,在此不穩定環境下,資金明顯傾向流入高殖利率股票,尤其是大型航運類股表現相對突出。從題材面來看,中國經濟復甦跡象以及烏俄可能停戰的消息,對散裝航運業者的受惠程度較為顯著,成為支撐航運股表現的重要因素。
1. 長榮(2603)與陽明(2609):目前殖利率維持在相當吸引人的 5%-6% 水準,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中具有明顯的投資吸引力。
2. 長榮(2603)展望:根據去年預估每股盈餘(EPS)達 63 元至 65 元左右的水準,今年的殖利率有機會維持在 5% 以上,顯示其持續提供穩定股東回報的能力。長榮12日董事會宣布預定2025年5月29日召開114年度股東會,地點在桃園市蘆竹區新南路1段163號15樓會議廳,至於113年度盈餘分配案,依據規定於股東會前40天公告,推算時間預計4月中下旬發布,同時本次股東常會受理股東的提案日期從2月17日至2月26日止。
(本文僅作教學分析並非操作依據,投資有風險操作宜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