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走勢分析:
近期金融市場面臨重大變化,美國聯準會(Fed)宣布降息兩碼,並釋出進一步寬鬆的信號,這標誌著新一輪降息週期的開端。作為金融分析師,我認為這一決策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對於台灣股市而言,可能帶來多重利多因素。
首先,從全球角度來看,美國降息有助於緩解經濟壓力,促進「軟著陸」的實現。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趨於陡峭,反映市場對更多降息的預期升溫。同時,美元指數走弱,這對新興市場資產可能產生正面影響。然而,我們也需要謹慎看待各大投行對未來降息速度的不同預期,這反映了市場對經濟前景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回到台灣股市,近期表現令人鼓舞。台北股市集中市場雖然未能突破季線,但成交值大幅增加至4614.5億元,顯示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技術面上,月線開始向上翻揚,加上5日均線和10日均線已呈現好轉,形成三線齊揚的短期多頭格局。這種技術形態通常預示著市場可能持續偏向多頭走勢。
然而,投資人仍需警惕上方季線的壓力。若能在下週成功突破並站穩季線,同時保持4000億元以上的成交量,則有望進一步轉強,甚至有機會改變目前的中空架構。反之,若無法突破季線,則需密切關注月線支撐位置(21792點)是否能夠守住。
在產業面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前景尤為亮眼。全球對AI和高效能運算的需求持續增長,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一環,將持續受益。特別值得關注的是,Google可能轉向採用台積電(2330)的3奈米製程生產其下一代行動處理器,這無疑將為台股及相關供應鏈帶來顯著利多。
此外,台積電在2奈米製程上的進展順利,預計2025年量產,這對公司維持技術領先地位至關重要。然而,我們也需要關注台積電在先進封裝技術方面可能面臨的挑戰,這凸顯了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的複雜性。
就投資策略而言,考慮到當前市況,建議投資人可維持約五成的多頭持股部位,以平衡風險和機會。若能成功突破季線,可考慮逐步增加持股;反之,若跌破月線支撐,則應迅速減少持股部位以控制風險。
金融指數周五表現亮眼,不僅成交量增加,價格也創下本月新高,顯示資金正逐步流入金融股。從技術面來看,金融指數目前處於關鍵轉折點。若能在下週持續守穩季線之上,有望成為首個進入中多加短多的強勢族群。這意味著金融股不僅中期趨勢向上,短期內也可能延續強勢表現。若此走勢確立,金融指數後續很可能挑戰 7 月份的前波高檔區。
然而,營建股今日遭遇重大利空。央行宣布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主要針對房市降溫。這些措施包括限制房貸成數,取消有房者申辦房貸的寬限期,並將第二戶房貸貸款成數由六成下調至五成,適用範圍擴大至全國。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此舉旨在避免房價持續上升並威脅金融穩定。
受此影響,營建股今日開盤即重挫,多檔個股如遠雄(5522)、皇翔(2545)、達麗(6177)、新美齊(2442)、三地開發(1438)、隆大(5519)、京城(2524)、全坤建(2509)、華友聯(1436)、欣巴巴(9906)、潤隆(1808)等均跌停。營建類股指數跌破所有短天期均線,再度回到四線反壓的中短空弱勢格局。
綜合來看,金融股與營建股呈現截然不同的走勢。金融股展現出強勁動能,可能成為帶動大盤的重要力量;而營建股則因政策利空遭受重創,短期內可能面臨較大調整壓力。建議投資人密切關注後續政策發展及市場反應,適時調整投資策略。同時,也要謹記分散投資的重要性,以降低單一產業風險。
(本文僅作教學分析並非操作依據,投資有風險操作宜小心)